抑古人所谓阴阳维跷,溢关格者又何如哉?阴阳二气各分三品,谓之三阴三阳。
《灵枢》有缓、急、大、小、滑、涩之提纲,《素问》有左右、前后、上下之诊法,盖以形身之上下四旁,以应天地六合之道。实脾泽泻猪茯苓,苍朴白术枳砂仁;木香香附陈皮等,大腹皮加最有灵。
至若心病而直视,面黧,肝病而舌卷、囊缩,肾病而腰折、骨枯,肺病而毛焦、气出,脾病而脐突、唇反,此则五脏之气绝也。其《针灸秘传》及《侣山堂类辩》二种,已难得购,余寻之有年,始得《类辩》一种。
肥白人产后多汗,加竹沥一盏,姜汁一小匙,以清痰火。此邪入之有浅深,而病之有死生轻重也。
且予尝闻之曰∶痞、满、燥、实、坚,五证皆备,然后可下。山右旧族藏其女科一书,由调经、妊娠、胎产,分类订方,皆转相抄写。
五脏主藏精者也,肾为水脏,受藏五脏之精。夷考陶氏,剽南阳唾余,分别门类,将经中语气,皆为断截。